平静之下起争执
我国大模型领域通常氛围融洽,日常活动主要是常规测试和排名,很少有争执。但大约三四个小时前,这份宁静被打破。潞晨科技的尤洋和硅基流动的袁进辉在社交平台上公开对峙,这在业内掀起了一场风波。大家对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都充满了好奇。
尤洋质疑财务状况
尤洋指出,三周前,硅基流动网站的访问量大幅增加,然而公司却陷入了严重的财务危机。宣传资料显示,公司需支付高达15亿的代金券,但实际现金储备仅有1至2亿。更甚者,公司为了在春节期间抢先发布国产芯片,不仅推出了相关公众号和API,还让员工放弃了休假,与国产芯片紧密相连,试图营造出AI全栈国产化的错觉。
评测排名引争议
2月12日的评测把硅基流动的API性能排在了最后,袁进辉在朋友圈里表示了不满,觉得这很不对。尤洋说,潞晨科技之前也想过用类似的方法炒作,但他们的平台真正依赖的是强大的计算实力,是实实在在的,绝不会做虚假宣传。另外,硅基流动发布的宣传材料称其拥有三百万用户,然而在小红书平台上,众多用户实际上是因为高额的优惠券而免费进行了体验。
免费券与服务评价
尤洋提到,邀请用户免费赠送券的做法很常见,这种现象在海外也很普遍。春节期间,硅基流动保证了网络服务的稳定性,这一点值得肯定。但尤洋认为,在访问量极大的时期,硅基流动频繁掉线,这不符合一个合格MaaS产品的要求。此外,他觉得DS文章里的数据没什么参考意义。潞晨科技停止提供DS API服务,或许和它们的盈利情况有关。
抄袭与纠纷揭秘
数据表明,方佳瑞曾是潞晨科技的CTO。他亲历了潞晨科技两次抄袭事件。一次是在他入职前就已经发生,导致他被尤洋推责。再者,他对前公司的不正当期权协议提出疑问,结果被解雇。而该公司后来顺利完成A轮融资,其中似乎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内情。
行业贡献与思考
客观来看,有些企业利用开源模式和推理技术独立促进了我国AI领域的进步,让整个产业链上的公司都享受了益处。现在,不论是为了国家情怀还是商业利益,大家都有必要把握这个机会。这一事件引发了行业的深入思考,各家公司应当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产品和服务的改进上。
亲爱的读者们,大家认为这场大型模型企业间的辩论会对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带来怎样的影响?不妨给我们点个赞,分享这篇文章,同时,我们也期待听到您的观点!